燕赵守艺人丨郭海博:让铁板浮雕艺术之花香飘海外

燕赵守艺人丨郭海博:让铁板浮雕艺术之花香飘海外

曾煜权 2024-11-08 未命名 4 次浏览 0个评论

燕赵守艺人丨郭海博:让铁板浮雕艺术之花香飘海外

内容:

燕赵守艺人丨郭海博:让铁板浮雕艺术之花香飘海外

河北日报客户端

视频加载中...

在金色的巨龙、红色的火焰中,郭海博的铁板浮雕作品《中华龙》穿云破雾,自东方飞腾而来。今年是甲辰龙年,郭海博的这部作品受邀参加“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获得中法人文交流特别荣誉,为中法建交60周年献上特殊贺礼,也收获了来自世界的盛赞。

10月15日,郭海博与女儿郭墨涵一起研究铁板浮雕作品。河北日报记者刘萍摄

坚守创新,让艺术梦想绽放一路繁花

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内的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记者见到了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骨子里的坚定和执着都藏在那双敏锐聪慧的眼睛里。

铁板,坚硬、冰冷、灰暗;铁板浮雕,柔和、温暖、明亮。这些变化,都是因为经过了郭海博那双“铁手”的锻造。

今年62岁的郭海博,“打铁”已有30多年了。“平生最喜欢的事,就是打铁。”他对记者说,起初仅仅是出于最朴素的兴趣,后来却让他在铁板浮雕这方艺术园地上,收获一路繁花。

20世纪80年代末,郭海博对泥塑产生了浓厚兴趣,与弟弟郭海龙一起走上雕塑创作的道路。他们尝试过在石膏、铜等各种材质上进行雕塑,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最终,他们发现了铁板,从此,郭海博便走近了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金属錾刻工艺”。

郭海博一头钻了进去,边学习边摸索创新。一幅完整的铁板浮雕艺术作品,需要16道工序。每项工序都是郭海博经过无数次摸索与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

当郭海博第一次打出满意的铁板浮雕作品时,他被震撼到了:微黑色的底板上,花鸟鱼虫、人物肖像、建筑风景……都散发着淡淡的银光,令人着迷。在别人眼里坚硬冰冷的铁板,在郭海博的手中早已变成艺术田园,他日思夜盼的梦想之花,在铁板上灿然盛开、尽情闪耀。

交流传播,让东方艺术之花香飘海外

铁板浮雕的美,渐渐被公众和业界所认可。郭海博收获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他认识到,从传统艺术中走来的金属錾刻工艺,唯有创新才能走得更远。于是,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创新,推动铁板浮雕坚持“两创”。如今,铁板浮雕这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不仅在国内开花结果,还“香飘海外”,衍生出“奇花异草”。

在郭海博的影响下,女儿郭墨涵从16岁便走上铁板“绣娘”之路。近年来,郭墨涵的铁板浮雕作品频频入选省级、国家级大型美展及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多次获奖。其代表作品《雄关漫道》《胜利的喜悦》《奔腾的时代》等,深受业界和收藏界认可。

如今,“郭氏铁板浮雕”制作技艺已经走进高校课堂。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内,已经成为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魅力的校园平台。郭墨涵还组织起非遗联盟社团,吸引了来自孟加拉国、蒙古国、缅甸等国家的十余名留学生,他们渐渐喜欢上了学习这门“打铁”技艺,并把这一技艺带回自己的国家,发扬光大。

郭海博带着铁板浮雕作品经常“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比如,他的作品《中华龙》在巴黎展出时,受到国内外观众喜爱。此外,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师生、美国威诺纳州立大学和立陶宛马格努斯大学的教授、韩国工艺美术代表团等国外使团和游客经常到艺术馆来参观、交流。“郭氏铁板浮雕”渐渐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世界之窗。

如今,郭海博继续用手中的錾刀,向世界刻画着来自古老东方的传统金属錾刻工艺之美,谱写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王炅琦博客,本文标题:《燕赵守艺人丨郭海博:让铁板浮雕艺术之花香飘海外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