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端午食粽之源:屈原与节令文化的交融
正文:
《龙池竞渡图》局部,元,王振鹏,白描界画,绢本,纵30.2厘米,横243.8厘米。此图展示了古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盛况,也反映了端午食粽的节令文化。
进入汉代后,阴阳学说盛行,五月作为夏至所在的月份,被赋予了新的解释含义。随着夏至与端午习俗的合流,一种古老的食物——角黍(粽子的雏形)融入了端午习俗中。角黍,这种生长在北方的农作物,在仲夏五月——黍成熟的月份,曾是祭祀祖先和神灵之品的黍,被古人煮熟后外以菰叶(茭白叶)包成牛角状,象征着阴阳二气相互包裹、没有分散,吃了它,有调剂阴阳的作用。
那么,屈原与端午节食粽是什么时候产生联系的呢?这要从南朝梁时吴均的《续齐谐记》说起。书中讲述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后,楚国人哀痛不已,每年坚持对他祭祀,并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屈原投江300年后,到汉代建武年间,有人根据屈原的建议,用楝树叶和五彩丝对粽子进行改进,这便是我们今天的粽子。
至于南北方粽子起源和端午节习俗问题,其实早在吴越民族时期,人们就有了用大叶植物叶片包裹食物煮熟的习俗。而北方以角黍祭祖之俗,与南方筒粽都曾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这些习俗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市场上也开始有粽子兜售,种类多、样式巧。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远早于屈原的时代。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这些习俗的真正起源,于是根据各自的想象对其进行新的解说。而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和爱国者,他的形象与端午节的习俗结合,成为了我们今天对端午节习俗的解读之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王炅琦博客,本文标题:《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屈原和端午食粽是什么时候产生联系的?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